文章

Brooks Cascadia 16 買來看門口絕無後悔

圖片
↑Brooks Cascadia 系列越野鞋被列入我的購物清單已經很久。 久聞大名,一直想買Cascadia系列,之前一段時間在鞋櫃為它預留了位置,原因有二:經典、便宜。 直至試上腳,發現鞋頭對我來說太窄(沒看到寬版),只好沮喪放棄,選擇投入Altra 和Topo懷抱。 這對Cascadia 16 是為兒子挑選的,他上腳之後也是讚譽有加。 具體評測無須多言,而且近年型號愈來愈好看。只能說,幾百元買對Cascadia 看門口,無論跑山還是行山,絕對應付有餘。前提是,腳型適合😭

【T8假狗】八號風球薄如蟬翼的口罩

圖片
戴過跑步的都喊好!比思夫還 see-through。透氣性100%。防病毒嘛......在我看來,這是規避口罩令的折衷辦法罷了。 此外,用料雖輕薄,還是很耐用的。只是那根龍骨,經常出膠毛(別唸歪),有時會令鼻子癢。

我的通勤跑背包(實戰2年的最終選擇)

圖片
【引言】此前為節省時間,曾持續了2年的通勤跑,現已恢復正常鍛鍊習慣。趁還有記憶餘溫,我想分享一下通勤跑最重要的裝備——跑步背包。 【綜述】我上班所帶物品有一定數量,但也時多時少,背包必然要有一定的容量(我自己設定是15至20L),又要有能壓縮的設計。當然,重點是貼身、不能搖晃,所以胸前雙固定帶設計很必要,有的再加腰帶變成三道固定。 通勤跑背囊其他特質還應該包括用料輕便、透氣,肩帶寬而舒適。最後,我只挑選肩帶胸前有袋子的設計,方便放置手提電話和軟水樽。 類似這種背包,其實很多越野跑背囊都適合,而且多數內部能裝水袋,出去行山都可以。不過在香港市場選擇並不多,而且我又不想造型太戶外。 剛開始時沒有設想得這麼齊全,於是換了一個又一個背包。 【正文】 ↑第一個通勤跑背包是Osprey every day,本來就用來行山的,順手拿來通勤跑,惟跑了一星期就覺得不合適。主要因為肩帶、腰帶較幼,肩帶在後頸位置有一橫搭設計,都導致不舒服。水樽也要放兩側網袋,反手拿不方便且容易跌出來。 ↑第二個是Salomon Trailblazer 20,用了一段時間。優點是便宜,輕便,間隔設計好,有腰包。缺點是肩帶較窄不太舒適。至於會搖晃的問題,我在背包外縫了四個鈕扣,跑時用綢帶繞過各鈕扣收緊,壓縮背包,這個「獨創」設計很方便,可以快速解開拿東西。但始終不是理想跑步背包,於是轉手出售,又換一個。 ↑第三個是Ultimate Direction - Scram Pack。UD的背包一直想試,本來想買Fastpack 15,但看到Scrampack這個全天候背囊,黑色、防水,看上去有型一些。它的肩帶前方各有一個水壺袋、手機拉鍊袋,有三道穩固帶,有可以壓縮設計,背包口採用索繩和覆蓋聯動設計十分方便。最終一段時間後仍以二手出售,原因是肩帶太硬,用料較重,路程較遠就感受到不舒適。 ↑第四個是Montane Trailblazer 18,幾乎完全符合我的要求,也很輕便舒服。後來也是二手出售,原因是容量較小,感覺沒有18L,而且整個袋子軟綿綿的,不是太喜歡。可能比較適合女性使用。 ↑第五個是Berghaus Fast Hike 20  RUCSACK,買它的原因,...

法蘭絨手沖嘗試不一樣的味道

圖片
我喝咖啡從摩卡壺開始,法式濾壓壺輔助,到後來手沖咖啡為主,摩卡壺輔助。 目前用得最多的器材是V60濾杯和 origami濾杯,配搭圓錐或蛋糕杯濾紙,梯形濾杯已經很久沒有用。 濾紙方便,口感乾淨,有助明亮風味。有時想更豐富一些,於是用法蘭絨。雖然前後工夫麻煩一些,但不得不說,味道絕對對得起付出。 如何處理法蘭絨濾布和手法,網上教學太多了。自己體驗感才是王道。

第一對TOPO Athletic 山鞋

圖片
↑其實這對TERRAVENTURE 3已經跑了不少山路,鞋是去年買的,照片也是新鞋落地第一次試跑時所拍。 【不負責任評測】一直想試TOPO Athletic的山鞋,不僅受其擁有V底而高性價比吸引,更看中它闊頭、低落差的設計。 為何選TERRAVENTURE 這個系列?一來是價格最低,二來是設計和用料比得上專業鞋,只是薄底一些。但跑山不就是需要腳底觸感和輕巧嗎? 穿著多次,滿是樹根、碎石的山徑,或者泥土硬化、石屎地面,都無問題,特別是V底的防滑能力名不虛傳,自我感覺彷如飛躍羚羊(稍稍誇大),跑得很歡快。 中底雖然薄一點,其實也有一定的緩衝,不至於硬掘地面。不過,試過一次跑較長路途山徑後,足底筋膜有抗議..... 細節方面,透氣性能良好,腳趾自由;鞋帶很啜實,綁好就不用擔心會散開,這一點是與Altra 作對比。 總體而言是一對看家山鞋。行山、涉澗也可以。

Altra Torin 4.0 輕巧回彈

圖片
兩年前買的Altra Torin 3.5 是我最喜歡的路跑鞋,無奈已經將近跑過900公里,大底損耗嚴重,中底壓縮,需要更換了。 多說一句,不得不提的是Altra Torin 3.5 的針織鞋面十分耐用,黏合處也非常牢固,表面完全看不出是一對退役鞋。儘管不太適合跑步,但穿起來中底軟綿綿的還是很舒服,可以用來當出街鞋。 為了買鞋,我瀏覽了一些網站,發現因為最近Altra Torin 5.0已經推出,所以4.0和4.5出現減價現象。 對於跑鞋等運動裝備,我是不會追新款的,3.5已經很令人滿意,估計4代肯定錯不了。 經過一輪挑選發現,4.5雖然也是針織面,而且更時裝感,可以穿出街,價格和4.0也差不多,但缺點是透氣差一些,這似乎已經成為半代的特點了。 最終在前兩天買了Altra Torin 4.0,價錢比原價五折還低一點,跑了兩次,總體感覺是滿意的。 因為Altra Torin 4.0 鞋底較薄,換了中底用料後也沒上一代那麼軟綿綿,穿上腳感覺像是一對舒適度較好的Vans板鞋,但跑起來腳感極好。 其次,鞋楦頭部不及3.5大,穿進去只是剛剛好,腳趾伸展的話,就好像有一點點被壓制到,看來五趾襪未必適合。 最後說到中底,因為用料不同(QUANTIC 取代EVA),Altra Torin 4.0反彈速度快,沒有3.5那種稍微拖泥帶水感覺,而且整鞋較輕,適合快腳長跑,不過在10K後感受到的反彈少很多,3.5則很適合懶洋洋的舒適跑,10K之後還能明顯感受軟彈。 至於透氣性,Altra Torin 還是比其他美國大牌子如Brooks、New balance、Hoka和Saucony 等許多系列差,3.5亦然。 穩定性就不用說了,因為鞋底零落差,買它都是前掌/中前掌落地跑者,因此Altra Torin 4.0一如既往,後跟基本沒有支撐設計。 Altra Torin 4.0 在鞋中部的綁繩部分有點加固設計,有可供鞋帶拉緊的硬質膠片。而且鞋舌是內套設計,所以鞋子穿起來又舒適又穩固,估計長途跑能減少摩擦長水泡的機會。 缺點方面除了透氣性不佳外,Altra Torin 4.0鞋底大底設計似乎有問題。雖然4.0大底全面硬膠,相比3.5只覆蓋部分的做法,應該會更加耐用,但是大底中前掌的硬膠分布設計圖案是成直線排列,防跣較差,跑濕硬地時試過有打滑情況。 最後...

Origami 摺紙濾杯好看好用

圖片
玩Hand drip coffee 的話,很多人會注重嘗試不同器具,包括備受喜愛的日本的摺紙濾杯(Origami coffee filter cone)。 好不好用?我覺得吧,首先這個濾杯顏值高(好看),已經提升了很大的使用體驗好感。 個人使用體驗:用來手沖咖啡,如果不用波浪形烘焙濾紙(蛋糕杯),流速會比較快,需要調整咖啡豆烘焙度、研磨度、注水速度,使用熟悉後,會發現 Origami比其他V60濾杯更容易控制,因為透氣。 如果使用蛋糕杯,流速會比較非常,甚至比部分V60慢。由於濾紙是平底,對甜度萃取有幫助。 我這個玻璃下壺(分享壺)是LOVERAMICS 愛陶樂的產品,只能是兩杯份,配合摺紙濾杯剛剛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