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引言】此前為節省時間,曾持續了2年的通勤跑,現已恢復正常鍛鍊習慣。趁還有記憶餘溫,我想分享一下通勤跑最重要的裝備——跑步背包。 【綜述】我上班所帶物品有一定數量,但也時多時少,背包必然要有一定的容量(我自己設定是15至20L),又要有能壓縮的設計。當然,重點是貼身、不能搖晃,所以胸前雙固定帶設計很必要,有的再加腰帶變成三道固定。 通勤跑背囊其他特質還應該包括用料輕便、透氣,肩帶寬而舒適。最後,我只挑選肩帶胸前有袋子的設計,方便放置手提電話和軟水樽。 類似這種背包,其實很多越野跑背囊都適合,而且多數內部能裝水袋,出去行山都可以。不過在香港市場選擇並不多,而且我又不想造型太戶外。 剛開始時沒有設想得這麼齊全,於是換了一個又一個背包。 【正文】 ↑第一個通勤跑背包是Osprey every day,本來就用來行山的,順手拿來通勤跑,惟跑了一星期就覺得不合適。主要因為肩帶、腰帶較幼,肩帶在後頸位置有一橫搭設計,都導致不舒服。水樽也要放兩側網袋,反手拿不方便且容易跌出來。 ↑第二個是Salomon Trailblazer 20,用了一段時間。優點是便宜,輕便,間隔設計好,有腰包。缺點是肩帶較窄不太舒適。至於會搖晃的問題,我在背包外縫了四個鈕扣,跑時用綢帶繞過各鈕扣收緊,壓縮背包,這個「獨創」設計很方便,可以快速解開拿東西。但始終不是理想跑步背包,於是轉手出售,又換一個。 ↑第三個是Ultimate Direction - Scram Pack。UD的背包一直想試,本來想買Fastpack 15,但看到Scrampack這個全天候背囊,黑色、防水,看上去有型一些。它的肩帶前方各有一個水壺袋、手機拉鍊袋,有三道穩固帶,有可以壓縮設計,背包口採用索繩和覆蓋聯動設計十分方便。最終一段時間後仍以二手出售,原因是肩帶太硬,用料較重,路程較遠就感受到不舒適。 ↑第四個是Montane Trailblazer 18,幾乎完全符合我的要求,也很輕便舒服。後來也是二手出售,原因是容量較小,感覺沒有18L,而且整個袋子軟綿綿的,不是太喜歡。可能比較適合女性使用。 ↑第五個是Berghaus Fast Hike 20 RUCSACK,買它的原因,...